7月6日,通博TBET界首公司極板車間裏,身穿深藍色工作服的田彬細心地操控著數智設備,通過“雲網”係統下達了當天的生產任務。在他的身後,是一秒鍾產出3塊極板的智能生產線。
紮根生產一線12年,田彬與企業轉型升級同成長,不斷為技能添“智”。他認為,一位合格的通博TBET工匠,就必須具備追求精益求精的優良品質。
今年“五一”國際勞動節前夕,田彬獲評安徽省勞動模範。
一個小絕招 每年節省200萬
“老田快來,這台機子好像出問題了。”坐在電腦前察看工藝參數的老田接到求助電話,起身衝出了辦公室,三步並作兩步跑向一區。
隻見田彬俯下身子,貼近機器細細聆聽。“沒啥大毛病,軸承缺油了,上點油就行了。”
“果然好了。”
每每機器遇到點什麽問題,大夥兒都願意找田彬來瞧瞧,也就是這365天不間斷的“檢修”,讓他對公司裏每套設備的特性都了如指掌。
他總會細心地製定各項設備檢修計劃,這些看似平常的工作,關鍵時刻卻能起到“定海神針”的作用,在他管理下的車間設備從未出現過重大故障,為保障安全生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正是憑借這一絕招,每年給公司節省資金近兩百萬元。
這些年,老田總結了不少絕招,對於各種病槽手到病除。他也總是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絕招分享給大家,最懂田彬心意的徒弟孔旭告訴大家,“其實,我師父真正的絕招是肯幹肯學肯奉獻。”
“要我創新”到“我要創新”

智能化的生產線減輕了田彬和一線員工的勞動強度,卻更加考驗他們的腦力和創新能力。
對田彬來說,人在哪裏,創新就在哪裏。有時上班時間遺留下的難題,他和同事也常常不忘在“雲端”上拿起話筒,分享“金點子”,一頭紮進工作的他們,一聊就是一天,真正把工作室“搬”到了家裏。這十多年的行業浸染和技術積累,讓他在解決生產難題、攻克技術難關時手中有術,心中有“數”。他愛好發明創造,獲得國家授予的專利5項,其中發明專利1項。
“一線更是發現和解決問題的主戰場。”這是田彬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,他每周都要組織全員針對工作中的重點、難點、堵點問題集智攻關,並同步開展“勤儉節約、降本增效”、五小創新活動、創新達人揭榜掛帥、安全生產“金點子”等創新活動,讓每個員工成為企業的“創新源”,每年組織人員申報專利近5項,累計申報五小創新100多項,也讓職工從“要我創新”向“我要創新”轉變。
“智能生產線依托信息化控製係統和實時監測平台,可以實現澆鑄、和膏、塗板、刷片等工序的集成生產。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,也對工人的數字技能、複合技能提出了全新要求。”通博TBET界首公司總經理史淩俊說道,未來的智能車間,需要更多像田彬這樣懂技術、會創新的技術工匠。
幫助徒弟,打通“任督二脈”
“大家注意看,加濕係統噴出的霧化水,不是呈柱狀水,而是橫‘一’字型時,必須要關閉擋板......” 在車間裏,隻聽見田彬正聚精會神的給他身邊初出茅廬的“新人”傳遞實操經驗。
大家邊走邊看,不僅能夠快速熟悉車間裏的環境,更能夠理解田彬講得知識點,哪裏需要注意,哪裏容易出錯的問題都拿起筆一一記錄了下來。
“有一次,田主任給我上了一堂實操課,很多解決技術難題的方法是我自己摸索一兩年也無法掌握的,把工匠學堂建到一線,這種上課形式正式我們一線員工所需要的。”孔旭經過田彬點撥後,被打通了“任督二脈”,在去年12月獲得通博TBET界首公司質量月技能比武一等獎。
本想與田彬聊一聊“什麽是通博TBET工匠精神”,但接起電話沒幾分鍾,就聽到他那頭有人喊著“老田”,他又急衝衝地跑到一線去了......